马倦嘶长道,摇鞭入紫霞。
远天疏断树,落日尽荒沙。
野鸟翻林影,村童掘草芽。
何当风雨至,旅夜说农家。
途中夏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途中夏旱》是清代诗人景日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旅途中遇到的干旱景象,并透露出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未来风雨到来的期待。
《途中夏旱》的原文如下:
马倦嘶长道,
摇鞭入紫霞。
远天疏断树,
落日尽荒沙。
野鸟翻林影,
村童掘草芽。
何当风雨至,
旅夜说农家。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幅旅途中的干旱场景图。首两句“马倦嘶长道,摇鞭入紫霞”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情景,马匹因疲倦而嘶叫,诗人摇动马鞭进入紫色的霞光之中。第三四句“远天疏断树,落日尽荒沙”进一步细化了这一场景,远处的天空中稀疏的树影显得分外孤立,落日下的沙漠更是一片荒凉,这些景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孤寂与艰辛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野鸟翻林影,村童掘草芽”则转向了更具体的生活细节,野鸟在树林中翻飞的身影,村童在挖土寻找食物的情景,这些细节虽然简单,却为整首诗增添了生动性。最后两句“何当风雨至,旅夜说农家”则是全诗的情感升华,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风雨的期待,以及对农民夜晚围坐讲述农事生活的向往。
《途中夏旱》不仅是对旅途中遭遇的干旱现象的记录,更是对自然与人的关系、对农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的体现。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展示了景日昣的诗歌才华,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