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倦嘶长道,摇鞭入紫霞。
远天疏断树,落日尽荒沙。
野鸟翻林影,村童掘草芽。
何当风雨至,旅夜说农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要求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意,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本诗首联写景;颔联写景、叙事;颈联写景、叙事;尾联叙事、抒情。

(1)

首联写诗人在旅途中经过长满马草的大道,马儿累了,发出长长的嘶鸣声。颔联写诗人看到远处天边稀疏地挂着几缕白云,而太阳已经西沉到了山岗之上。颈联写傍晚时分,一群野鸟翻飞着掠过树林,村童们正在掘开地上的草根,准备做晚饭。尾联写:何时才能下一场大雨呢?那时我们就可以在农家过夜聊天了!诗人以“何当”为话题,抒发了对农家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

示例:

途中夏旱

马倦嘶长道,摇鞭入紫霞。

远天疏断树,落日尽荒沙。

野鸟翻林影,村童掘草芽。

何当风雨至,旅夜说农家。

译文:

路途中遭遇酷暑干旱,我驱马穿过长满马草的大道。

远方天空稀疏地挂着几缕白云,夕阳已西沉至山岗上。

傍晚时几只野鸟翻飞着掠过树林,村童们正在挖开草根准备做饭。

何时能够降下一场大雨?那该有多好,可以与农家共度漫漫长夜,畅谈家常。

赏析:“马倦嘶长道”句,描写了旅途中的情景:马匹劳累,发出长嘶之声,说明长途跋涉的辛苦。“摇鞭”句,描绘了诗人驱马穿行于长满马草的大道上。“远天疏断树”句,描绘了晚霞中的景物,天空中云彩稀疏,树木也稀疏可见。“落日尽荒沙”句,描绘了落日时分的景象,太阳已经西沉,而沙漠之地却依旧荒凉。这两句是一幅画面,展现了旅途中日暮时分的荒凉景象。“野鸟翻林影”句,描绘了野鸟翻飞于林间的影子,表现了自然生态的活力和生机。“村童掘草芽”句,描绘了村童们正在忙碌地挖开草根准备做饭的情景。这两句是一幅劳作的画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状态。“何当风雨至”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向往。他期待着风雨的到来,以便与农家共度良宵,畅谈家常。这两句是一幅期待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美好憧憬。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描写旅途中景色和心情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旅途中的艰辛与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旅途中的酸甜苦辣。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