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鞋镇日踏春还,残腊将更却等闲。
三百六旬同逝水,四平涂里说家山。
缁尘已自沾京雒,羌笛何须怨玉关。
为报南来新雁到,故乡消息在云间。
岁暮杂感十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岁暮杂感十首》是清代诗人曾国藩创作的七言诗,表达了作者在岁末时节对人生、时光及世事的感慨。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 作者简介:曾国藩,号涤生,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和文学家。他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贡献,还著有《为学之道》、《五箴》等著作。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科举考试到成为军队统帅,再到成为朝廷重臣,他的一生都是不断奋斗与努力的故事。
- 诗歌原文:
芒鞋镇日踏春还,残腊将更却等闲。三百六旬同逝水,四千余里说家山。
缁尘已自沾京雒,羌笛何须怨玉关。
- 诗歌赏析:《岁暮杂感十首》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无限期待。诗中的“芒鞋镇日踏春还”表达了作者在岁月流转中仍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残腊将更却等闲”、“三百六旬同逝水”则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过去的回忆。而“缁尘已自沾京雒,羌笛何须怨玉关”则表达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不迫和超然物外的心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岁暮杂感十首》不仅是曾国藩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人们深入探索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