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鞋镇日踏春还,残腊将更却等闲。
三百六旬同逝水,四平涂里说家山。
缁尘已自沾京雒,羌笛何须怨玉关。
为报南来新雁到,故乡消息在云间。

岁暮杂感十首

芒鞋镇日踏春还,残腊将更却等闲。

三百六旬同逝水,四平涂里说家山。

缁尘已自沾京雒,羌笛何须怨玉关。

为报南来新雁到,故乡消息在云间。

注释:

(1)芒鞋:用草或竹编成的鞋子,没有花纹。

(2)镇日:整天。

(3)残腊:旧历十二月。

(4)四平涂:指四方平坦的地方,这里指家乡。

(5)缁(zī)尘:僧人所穿的黑色布衣,因染上灰尘而变黑。京洛:洛阳,古代的首都所在地。

(6)羌笛:一种横吹的乐器,多用于表达悲凉之情。玉关:泛指边关,这里借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赏析:

《岁暮杂感》十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晚年时所作一组抒写羁旅之思和怀归之情的七言绝句组诗。此组诗以“岁暮”为题,慨叹自己年老体衰,漂泊不定,归心似箭,而又不能如愿以偿。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一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诗人感叹自己虽然终日行走于春天之中,但仍感到寂寞无聊。这种感受可能是由于他长时间在外漂泊,没有固定的居所和稳定的工作,导致他无法真正地融入自然和社会中。

第二首: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想象自己像流水一样流逝,但又找不到家的感觉。这种比喻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渴望和对亲人的思念。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第三首: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他回忆起家乡的美丽景色,并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那里。这种情感充满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家人的思念。

第四首: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遐想。他想象自己在四方平坦的地方谈论着自己的家乡,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归宿。这种向往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家人的思念。

第五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寺庙中的所见所闻。他看到僧人穿着黑色的衣物,身上沾满了尘土,这让他想到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心境变化。同时,他也想起了家乡的亲人和朋友,他们是否还在关心着他的生活?

第六首: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他想象自己乘坐着一只大雁飞回故乡,希望能与家人团聚。这种期待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家人的思念。

第七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他看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也看到了人们的欢乐和悲伤。这种体验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

第八首: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他想象自己在天空中飞翔,欣赏着家乡的美丽景色。这种想象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家人的思念。

第九首: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他看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也感受到了人们的喜怒哀乐。这种体验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

第十首: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他想象自己在天空中飞翔,欣赏着家乡的美丽景色。这种想象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家人的思念。同时,这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美好祝愿和对家人的祝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