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 有感

重重春梦如烟雾。试凭马、驮将去。百折千回原熟路。元都观在,刘郎几度。疑被桃花误。
世人看取刘郎暮。刘郎唤醒世人悟。翠袖翩翩当羯鼓。花枝映水,垂杨满渚。画舫西湖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青玉案·有感》是曾廉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元都观及刘郎的感慨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青玉案·有感》:

  1. 创作背景
  • 诗人生平:曾廉,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人。翌年会试后,任国子监助教,参与编修《大清会典》,为大学士徐桐赏识。戊戌维新运动中,他上书朝廷,指责康有为、梁启超为“舞文诬圣,聚众行邪,假权行教”之徒。时雀塘铺(今新邵县境内)人樊锥在邵阳组织“南学会”反旧教,倡新学,曾于邵阳学宫会集群儒斥樊“倡邪说,背圣教”,将其驱逐出邵阳。
  • 写作时间:《青玉案·有感》的具体写作时间不详,但从内容看,此词可能是在戊戌政变之后所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关注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受。
  1. 诗词原文
  • 重重春梦如烟雾。试凭马、驮将去。百折千回原熟路。元都观在,刘郎几度。疑被桃花误。
  • 世人看取刘郎暮。刘郎唤醒世人悟。翠袖翩翩当羯鼓。花枝映水,垂杨满渚。画舫西湖住。
  1. 诗词赏析
  • 春梦如烟:这句描绘了春天梦境的迷离与虚无缥缈。
  • 百折千回:形容路途遥远曲折且多次重复。
  • 桃花误:暗示着因外在的美丽而迷失或误导。
  • 世人看取:指世人只是看到表面的景象,未能深入了解其中的真实含义。
  • 刘郎唤醒世人悟:刘郎可能是指历史人物或典故中的刘郎,这里的刘郎象征着过去的历史或文化,通过其觉醒,使人们开始反思和觉悟。
  • 翠袖翩翩当羯鼓:描绘了一幅女子轻歌曼舞的场景,翠袖即指女子衣袂飘逸,羯鼓是一种打击乐器,此处用来比喻音乐的欢快节奏。
  • 花枝映水,垂杨满渚:描绘了春天水边景色的柔美与和谐。
  • 画舫西湖住:形象地描写了游船在西湖上缓缓行驶的情景,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

《青玉案·有感》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作,它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和深刻的思想情感。通过对这首词的阅读和赏析,可以进一步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风貌,以及他们对于社会和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