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 有感

江上清风,山闲明月,古今一样清游。独横槊、临江酾酒,豪气千秋。倏忽乌飞兔走,又荒屿、雨散云收。空怅望、万顷绿波,数点闲鸥。
不知白莲白未,有词客挥毫,玉笥蘋洲。试与听、水龙逸调,唱彻珠喉。泪尽江沱遗恨,天低处、袅袅渔讴。谁还问,当日胜侣名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凤凰台上忆吹箫·有感》是曾廉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与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词及其作者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曾廉(1856-1928),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山人。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后任国子监助教等职。他参与了戊戌维新运动,并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舞文诬圣”行为。

  2. 词作内容概述

  • 词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江边景象,以“独横槊、临江酾酒”开头,表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概。但很快,词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感叹“倏忽乌飞兔走”,暗示时间的迅速和生命的短暂。
  • 词中也流露出一种失落和感慨,如“空怅望、万顷绿波”,表达了对往昔美好记忆的怀念以及对未来无法预知的恐惧。
  • 结尾处,词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友人和名流的思念。这种抒情方式使读者能够深切体会到词人的心境变化及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
  1. 艺术特色分析
  • 《凤凰台上忆吹箫·有感》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如“白莲”、“玉笥蘋洲”等,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 词中还巧妙地使用了对比手法,将现实与过去进行对比,使得词人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复杂。
  1. 情感表达深度: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曾廉是一位感情细腻且内心丰富的诗人。他的诗词不仅展示了其文学才能,更深刻地反映了其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

《凤凰台上忆吹箫·有感》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曾廉的高超技巧,而且在情感表达上也达到了深刻的层次。这首词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