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 棣园夜宴

堆石为台,穿云作洞,维扬景物称雄。问几见、书窗曲槛,栴木房栊。流水桥梁几处,寒林里、浅碧溶溶。还千尺、石笋数茎,撑汉嵌空。
不图暮秋月夜,有词人逸致,绿蚁千钟。正看取、氍毹妙舞,玉漏丁东。只是明年何处,黄冈客、莫怅飘蓬。都应记,一树细叶青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凤凰台上忆吹箫·棣园夜宴》是一首描绘扬州美景和文人雅集的词。该词由清朝诗人曾廉创作,通过堆石为台、穿云作洞等景物描写,展现了扬州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以下是对这首词的介绍:

  1. 作者背景:曾廉,字伯隅,湖南邵阳人。他于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后任国子监助教,参与《大清会典》编修,并受到大学士徐桐赏识。在戊戌维新运动期间,曾廉上书指责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舞文诬圣”之徒。

  2. 原文:《凤凰台上忆吹箫·棣园夜宴》堆石为台,穿云作洞,维扬景物称雄。问几见、书窗曲槛,栴木房栊。流水桥梁几处,寒林里、浅碧溶溶。还千尺、石笋数茎,撑汉嵌空。不图暮秋月夜,有词人逸致,绿蚁千钟。正看取、氍毹妙舞,玉漏丁东。只是明年何处,黄冈客、莫怅飘蓬。都应记,一树细叶青枫。

  3. 词牌解析:该词的词牌名是《凤凰台上忆吹箫》,属于宋朝词牌之一。此词牌以“凤凰台”、“忆吹箫”等词句命名,富有文学韵味。

  4. 词意赏析:通过对堆石为台、穿云作洞等景象的描写,展示了扬州的自然之美。同时,通过询问几见书窗曲槛、栴木房栊等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扬州人文环境的喜爱与留恋。

  5.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凤凰台上忆吹箫·棣园夜宴》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使读者能够在欣赏中领略到扬州的独特魅力。

  6. 历史意义:作为一首反映清末扬州风土人情的词,《凤凰台上忆吹箫·棣园夜宴》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宝库,也为后人了解和研究清代扬州的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在鉴赏《凤凰台上忆吹箫·棣园夜宴》时,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曾廉深厚的文学功底,还能从中体会到扬州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