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花落池塘满。非不从天管。蒲桃美酒夜光杯。月映若耶溪上美人来。
今朝犊鼻遍宜贵。原是文君婿。蟛蜞著了鹔鹴裘。彩笔横行四海剧风流。
虞美人 · 戏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索《虞美人·戏题》:曾廉的抒情与咏叹
当翻开《虞美人·戏题》这首词时,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穿越到那个文人骚客聚集的时代。曾廉,一个生活在清末的湖南才子,他以一腔热血和满腹诗书,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艺术表达。
诗中的“一林花落池塘满,非不从天管”,描绘了一幅春末的景象,花朵虽然凋零,但大自然自有其规律,无人能抗拒。这既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哲学思考,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循环往复、顺应自然的深刻认识。
而“蒲桃美酒夜光杯,月映若耶溪上美人来”,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另一个场景。这里,月光下的若耶溪边似乎有佳人出现,美酒相伴,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这种对比,一方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让人不禁深思。
“今朝犊鼻遍宜贵,原是文君婿”一句,则转入了一个历史故事。在这里,“文君婿”暗指历史上的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赞美,同时也隐含着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关注。
“蟛蜞著了鹔鹴裘,彩笔横行四海剧风流”这一句,则是整首词的升华。诗人用生动的形象和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自己虽身处乱世,仍保持文人风度和才华横溢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对自身境遇的肯定,也是对那些在风浪中仍不失本色的人物的一种赞扬。
通过对《虞美人·戏题》的品读,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曾廉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深厚功底,更能理解他的诗词背后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这些诗词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人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