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 红杏吊宋尚书

春意幐芳陌。倚斜阳、墙头盼望,杏花红拆。何限才人多情兴,偏喜嫣红淡白。只半臂、轻寒休惜。绣幕珠帘重重地,况蓬山、无复珠帘隔。恩宠重,拜鸾掖。
锦官城上明蟾夕。看堂皇、青娥排就,金壶珊格。画戟门开如椽烛,叠叠绮罗芗泽。正长夜、歌筵人寂。班马高名南狐笔,到而今、石室余残碣。挥翰处,草齐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新郎·红杏吊宋尚书》是一首由曾廉创作的词。下面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曾廉,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山人,光绪二十年中举人,翌年会试后任国子监助教。在戊戌维新运动中,曾上书指责康有为、梁启超为“舞文诬圣,聚众行邪,假权行教”之徒。

  2. 原文节选:春意幐芳陌。倚斜阳、墙头盼望,杏花红拆。何限才人多情兴,偏喜嫣红淡白。只半臂、轻寒休惜。绣幕珠帘重重地,况蓬山、无复珠帘隔。恩宠重,拜鸾掖。锦官城上明蟾夕。看堂皇、青娥排就,金壶珊格。

  3. 作品鉴赏:《贺新郎·红杏吊宋尚书》作为曾廉的代表作之一,其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值得深入探讨。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可以看到作者在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上的独到之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此外,该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是曾廉个人才华的体现,更是清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贺新郎·红杏吊宋尚书》不仅是一个文学作品,更是一个时代和文化的象征。通过深入研究和欣赏这首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