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 怀古

几曾从、岳神祠过,荒垣青了秦树。卫公留有遗文在,应早同心离黍。天未许。君不见、江都杨柳迷归路。锦帆晚举。空旖旎风光,斜阳红映,殿脚黛眉女。
兴亡事,一梦茫茫不寤。天公宁有成数。英雄自古逢时少,又是中原无主。泪如雨。试与问、虬髯红拂皆黄土。天倾莫柱。只引得闲人,驱车携酒,来访旧碑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儿·怀古》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作品以钱塘江大潮为背景,通过咏叹历史人物的事迹和命运,表达对英雄豪杰的崇敬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感悟。

在艺术表现上,《摸鱼儿·怀古》展现了辛弃疾深邃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风格。词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观与历史典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例如,上片写景时,通过描绘飞来鸥鹭、动地鼙鼓等意象,营造出一幅气势磅礴的钱塘江秋潮图景;下片则通过伍子胥、范蠡等人的形象和故事,抒发了词人的感慨与思考。全词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既有宏大的历史叙事,又有细腻的个人情感,使得整首词既有史诗般的壮阔,又不失个人情怀的真挚。

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来看,《摸鱼儿·怀古》作为辛弃疾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风貌,还体现了词人在文学创作上的创新精神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该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和对英雄事迹的颂扬,传达了作者对于正义、勇气与忠诚的赞美之情,这些主题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摸鱼儿·怀古》作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于爱好文学和研究历史的朋友来说,深入理解和欣赏《摸鱼儿·怀古》,不仅能领略到辛弃疾词作的艺术魅力,更能从中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