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为海棠、尚肯两日留晴,不许风欺憔悴。倚苔砌。映得书窗更媚。是养花天气。约嘉客、比似红裙对酣醉。
燕子疏帘隔断,怜香问谁替。风恣宜笑,思量贴云髻。何处红楼,三月春深,玉台妆罢,六幅云锦方垂地。
过涧歇海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涧歇·海棠》是清代诗人曾廉的一首词。这首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曾廉(1856-1928),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人,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和诗人。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还在政治上有重要影响,参与了戊戌维新运动,反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激进改革。他的诗歌创作也颇为丰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诗词原文:天意。为海棠、尚肯两日留晴,不许风欺憔悴。倚苔砌。映得书窗更媚。是养花天气。约嘉客、比似红裙对酣醉。燕子疏帘隔断,怜香问谁替。风恣宜笑,思量贴云髻。何处红楼,三月春深,玉台妆罢,六幅云锦方垂地。
诗词赏析:《过涧歇·海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通过对海棠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诗中的“倚苔砌”形象地展现了海棠树旁的环境与氛围,而“六幅云锦方垂地”则生动地描述了海棠花繁盛时的美丽景致,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感动。同时,诗词中还隐含着一种文人墨客间的雅兴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过涧歇·海棠》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更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它不仅展示了曾廉卓越的文学才能,更通过其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向人们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