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早发

屋角天黑鸡未嚎,行人催起如追逃。
撼窗裂瓦风怒号,开门乱雪飞银涛。
布衾藉草卧方牢,但听耳边声哜嘈。
笑谓行人毋乃劳,何为不待东方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中早发》是明代诗人曾灿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在雪夜被唤醒的情景及其对行人匆忙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曾灿(约1623年-约1676年),字子山,号野遗,又号悔庵居士,福建长乐人,明朝文学家、思想家。他与李贽、徐渭并称为“明末三大思想家”。他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议论时事为主,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深受后世好评。

  2. 原文及译文:屋角天黑鸡未嚎,行人催起如追逃。撼窗裂瓦风怒号,开门乱雪飞银涛。布衾藉草卧方牢,但听耳边声哜嘈。笑谓行人毋乃劳,何为不待东方高。

  3. 作品鉴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夜雪景图。开头四句“屋角天黑鸡未嚎,行人催起如追逃。撼窗裂瓦风怒号,开门乱雪飞银涛”通过动态描写,生动地传达出雪夜中寒冷的氛围和行人急切的心情。接下来的两句“布衾藉草卧方牢,但听耳边声哜嘈”则转为静态描写,通过描述主人公在风雪中蜷缩的床榻和耳边的风声,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寂静的夜晚感。最后两句“笑谓行人毋乃劳,何为不待东方高”则透露出诗人对行人匆忙赶路的讽刺和不解,体现了他对这种不顾安全的做法的批判。

《雪中早发》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相结合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艺术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的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