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灿
下面是对这首诗歌的逐句赏析: - 第一句:“郁郁城东树” - “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给人以浓密的感觉。 - “城东”指出了树木所在的位置,可能是崇德县的一个角落或附近的区域。 - “树”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常常是诗歌中的象征物,可能代表着坚韧或生机勃勃。 - 第二句:“日暮万鸦集” - “日暮”意味着太阳即将落山,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一天的结束。 - “万鸦”表明聚集了大量的乌鸦
【诗句解读】 这首诗是汪舟次写给吴野人,并寄给吴野人的。 【译文】 大儒惜口珠,群蚁慕膻肉。 窃名因窃钩,杀身苦不足。 酿成盗贼区,甘受排墙戮。 汪君独怆怀,读书破万斛。 倚柱二十年,双趺犹在目。 名动公卿间,紫荆满华毂。 槐板企林宗,草屏羡元叔。 直视如等夷,不以愧幽独。 于时有高士,寄居淮海曲。 身不入州府,何从及荣辱。 唯君能与游,素交久弥笃。 唱和盈百篇,一一归老朴。 君为扬扢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如本诗的标题是“雪中早发”,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注意分析诗歌的艺术形式,最后分析表达效果。 本题要求分析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读懂全诗,理解其主题思想,把握其情感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屋角天黑鸡未嚎,行人催起如追逃”写诗人清晨出发的情景
【注释】 秋旅:秋天远行的行旅。易堂:即易堂书院,在湖南善化县西。 天寒岁晏:天气寒冷而岁月已晚。无车马:无车可乘和无马可骑。家贫赖友生:家中贫穷依赖友人生活。长铗(jiá):古时剑名,这里指用剑。五陵:指汉高祖刘邦的五个儿子的坟墓所在地,在长安东南。砧杵声:捣衣声。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隐居于湖南善化县的易堂书院时作。诗中以旅途为题,抒发了作者年老多病、贫困潦倒、漂泊异乡的凄苦之状
秋风独夜惊,寒气亦何早。 万山发众响,林木欻如扫。 独立萧以疏,忽忽满怀抱。 夜月起寒扃,轻霜中衰草。 注释: 1. 秋风独夜惊 - 秋天的夜晚,只有风声让人感到惊讶。 2. 寒气亦何早 - 寒冷的气息来得这么早,感觉意外。 3. 万山发众响 - 许多山峦发出各种声响。 4. 林木欻如扫 - 树木被风吹动的样子,好像被扫帚清扫一般。 5. 独立萧以疏 - 我独自站在空旷的地方,感受着秋风的凉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及作者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注意答题前要仔细读题,审清题意,结合具体的诗作,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作答。 此诗是诗人在岁末辞别友人叶子九时所写的一首抒情小诗。 首联写诗人与朋友告别时的心境
这首诗是诗人回忆过去的战争,表达了对逝去战友的思念之情。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记得当年万马嘶,虎头城外战声悲。 (注释:记得,记忆;战声悲,战争的悲哀声音。)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记得当时战场的马蹄声一片嘈杂,战斗的声音令人感到悲伤。这里的“万马”指的是大量的军队,而“嘶”则形容了马蹄的喧嚣。 2. 关山作客同狐貉,风雨招魂半友师。 (注释:关山作客,在关山这个地方做客人;同狐貉
秋旅遣怀兼柬易堂诸子 【注释】 ①黄花:菊花。 ②秋老向愁颜:秋天到了,愁上眉头了。 ③书剑:文房四宝。 ④山川到我即多艰:指仕途坎坷。 ⑤百年:指人生。 ⑥文章误:指科举及第。 ⑦萧瑟:风雨声,形容秋夜凄凉。 ⑧重关:重重的门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秋风落叶中写下的,他感叹自己一生辛苦读书、应试,却始终没有成就功名事业。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失望
过渊明先生墓道(其一) 诗句: 唯有青峰在,能逃乱世名。 江河消酒力,天地托钟声。 彭泽官三月,柴桑老一生。 为伤孤竹子,何以不躬耕。 译文: 只有青山依旧,才能逃避乱世之名。 江河的波涛已将往日的酒意冲淡,天地间传来钟声,仿佛在诉说着时光流转。 在任彭泽县令的三年间,我在柴桑过着平淡的生活。 我依然无法忘怀那孤独的竹子,为何不亲自耕种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陶渊明的作品
秋旅遣怀兼柬易堂诸子 枫树经霜秋色新,西风山郭起黄尘。 注释:枫树经过霜打,呈现出秋天的新色彩。西风席卷而过,山城的城郭升起了黄色的尘土。 排墙耻作今名士,筑室嫌为旧党人。 注释:建造房屋时,我耻于成为当今的名士;建房时担心被看作是过去的党人。 老马仅存还恋主,敝貂犹在敢言贫。 注释:虽然老马只剩下一根筋,但仍然依恋着主人;虽然身上的貂皮破旧不堪,但我还是不敢说自己贫穷。 东南芳草牛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