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偶书

残雪栖庭树,今年春物迟。
斜行临草贴,方竹薛筇枝。
避世南垂谶,投囊闰岁诗。
维摩散花地,谁道无立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后偶书》是清代诗人曾习经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解析:

  1. 诗歌原文与意境解析:《雪后偶书》的原文如下:“残雪栖庭树,今年春物迟。斜行临草贴,方竹薛筇枝。避世南垂谶,投囊闰岁诗。维摩散花地,谁道无立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庭院的景象,残雪覆盖着庭树,春天的到来似乎有些迟缓。草木在微风中斜倚,方竹和薛筇树枝条交错生长,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坚韧的美。同时,也暗示了避开世事纷扰、追求隐逸生活的情怀。最后两句,诗人通过维摩诘的故事来表达自己虽处乱世却能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
  2. 作者及创作背景:《雪后偶书》是清朝末年民国初的作品,由诗人曾习经所创作。曾习经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往往充满了对时局变迁的感慨和深沉的哲理思考。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美景的喜爱,也体现了他面对现实困境时的从容和超脱。
  3. 艺术特色:曾习经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能够精确地捕捉自然界的细节,并通过这些细节表达深刻的主题。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的情感世界和生活哲学。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创作手法,使得这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4. 历史评价:《雪后偶书》一经刊出,便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高度评价。许多学者和文学评论家认为,曾习经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他的这种对传统诗歌形式的创新和突破,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5.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歌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一种,更是人们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雪后偶书》作为曾习经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才华,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在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雪后偶书》不仅是曾习经个人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深邃的主题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曾习经高超的诗歌创作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