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栖庭树,今年春物迟。
斜行临草贴,方竹薛筇枝。
避世南垂谶,投囊闰岁诗。
维摩散花地,谁道无立锥。

【注释】

残雪:指雪还未化尽。

庭树:院中树木。

薛筇枝:用薛竹做成的筇杖(一种手杖)。薛,一种植物名。筇,竹子。

南垂谶:南朝梁时,侯景叛乱,武帝曾说:“我若不死,当有南垂事。”后果然如此。这里指避乱之意。

闰岁诗:作者在闰年所作的诗。

维摩散花地:指《维摩诘经》中,维摩居士为文殊师利菩萨说法的地方,即维摩诘精舍。因文殊是南方人,故称“维摩散花地”,这里暗指隐居之地。

【赏析】

这首诗写隐逸生活。首二句写庭前院后的景色,三、四句写拄杖行吟,五、六句写避世南垂,最后两句写隐于维摩精舍。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清新流畅,意境优美而含蓄,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残雪栖庭树”起句写景。庭院里树枝上还残留着一层薄薄的冬日残雪,显得格外清冷孤寂,给人以凄寒的感觉。“今年春物迟”紧承首句而来,进一步渲染了残雪满地,春意尚未来临的氛围。“栖”、“迟”、“残”、“待”等词语,都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颔联两句写拄杖行吟。“斜行临草帖”,“贴”,字义不明。可能是“贴地而行”的意思。这两句描写了诗人拄杖而行的情景,给人一种闲适、安详的感觉。“方竹薛筇枝”,方竹是一种高大挺拔的竹子,薛筇则是用薛竹做的手杖。这两句既描绘了杖的材质,又表现了杖的长度。通过这样的描写,读者仿佛可以看到诗人拄着方竹薛筇的手杖,悠然自得地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颈联两句写避世南垂。“避世南垂谶”,南垂是指南方一带,这里指的是避世之地。谶,古代预言吉凶的一种文体,常常被用来指代某种神秘的力量或者预示。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在乱世之中选择了隐居生活,远离政治斗争的纷扰和争斗。“投囊闰岁诗”,投囊原指抛掷口袋的动作,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在闰年之时创作了诗歌。闰年是农历纪年的一种方式,通常比平年多了一个月。这里的闰岁诗可能是指诗人在这个闰年之际所创作的诗歌,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尾联两句写维摩散花地。“维摩散花地”,维摩诘精舍位于印度南方,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之一。这里可能是指诗人隐居于此之地,过着清静自在的生活。“谁道无立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哪里会有一个人没有立足之地呢?这里的“锥”指的是土地,“立锥”则是指能够插下一根木棒的地方。这句诗可能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感慨之词,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清新流畅,意境优美而含蓄,读来令人回味无穷。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生活细节的捕捉,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隐居氛围,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