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落名方起,浮萍迹成尘。
廿年为客梦,一代过江人。
下笔乌丝近,登歌白石亲。
颇疑忧畏尽,竟与死生邻。

【注释】

①瓠落:大而空的样子。②浮萍:漂浮的浮萍,随风漂泊。③廿年:二十年。④过江人:指渡江南下的人。⑤乌丝:用墨笔书写的文辞。⑥登歌:登台奏乐。⑦疑忧畏尽:疑虑忧愁已经消除。⑧竟:终。

【赏析】

《哭罗瘿公三首》为一组悼念好友的诗。诗人在这首诗中对罗瘿公进行了深情的哀悼。全篇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是一首哀伤感人的优秀诗作。

“瓠落名方起,浮萍迹成尘。”这两句是说罗瘿公的大名刚刚建立起来,他像浮萍一样的踪迹却成了尘土。这是对罗瘿公一生经历的概括。“方”字写出了罗瘿公事业有成、声名显赫的开始;但紧接着的两个字“浮萍”、“成尘”,又表现出他的一生短暂,转瞬即逝,如同浮萍一般无根无靠,随时都将成为尘土,成为过眼烟云。诗人以浮萍作喻,既写出了罗瘿公的身世飘零,又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惋惜之情。

“廿年为客梦,一代过江人。”这句诗中的“廿年”指的是罗瘿公在世的时间,“为客”则表明他一生都在奔波流浪之中,没有固定的居所。“一代过江人”一句,既是说罗瘿公一生的经历,也是说罗瘿公一生的遭遇。他曾经是一代过江之人,也曾经是一代过江之人。这样的人生历程,充满了艰辛与坎坷,也充满了挫折与失落。

“下笔乌丝近,登歌白石亲。”这两句诗是说罗瘿公的书法造诣很高,他的笔法优美流畅,而且亲自登台演奏,亲自弹奏乐器。这里既有对罗瘿公技艺高超的赞美之情,也有对他人格高尚的敬仰之意。

“颇疑忧畏尽,竟与死生邻。”这两句诗是说罗瘿公虽然已经远离尘嚣,不再为世俗所累,但他内心的忧虑却并未完全消解,反而与生死相联系。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罗瘿公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罗瘿公的人生经历和精神境界的深深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