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病山守抚州

又见鸾皇下紫阍,更无鹰隼击秋雯。
匡时谏草收行箧,归路荷花咏圣恩。
一郡江湖闲步极,五更朝鼓断相闻。
年来正有新亭叹,更向天涯怅失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王病山守抚州》是清代诗人曾习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曾习经:曾习经,清末民国初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七言绝句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1. 诗歌原文
  • 又见鸾皇下紫阍,更无鹰隼击秋雯。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王病山守抚州时的深切祝福和美好祝愿。又见鸾皇,意味着王病山的归来,如同凤凰从紫宸门飞回,尊贵而祥和。更无鹰隼击秋雯,则暗示着在王病山的统治下,不会再有像鹰隼那样锐利的攻击和破坏,象征着王病山的治理如同秋天的云朵,温柔而宁静。
  1. 诗歌赏析
  • 匡时谏草收行箧,归路荷花咏圣恩。
    这句诗反映了王病山作为一郡之主,他的归来不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整个地方的福祉。他收拾着谏草,准备为国家献策;归路上,他吟咏着荷花,赞美着圣恩。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王病山的智慧和才华,也展现了他对国家的深深热爱。
  1. 诗歌的艺术手法
  • 用典与象征:诗人在这首诗中使用了很多典故和象征手法,如“鸾皇”和“鹰隼”,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和富有哲理。
  1. 主题思想
  • 政治理想与国家治理: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政治理想和国家治理的期望。通过对王病山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他治理下的和谐、安定社会的向往。
  1. 情感表达
  • 深厚友谊:曾习经可能与王病山有过深厚的友情或师生情谊,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

通过深入了解《送王病山守抚州》这首诗的内容、背景、艺术特色以及主题思想等各个层面,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王病山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与忧虑,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于和谐、安宁社会的美好愿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