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气冥蒙罩海棠,偶然沾醉绕回廊。
似闻德祐编心史,颇讶希夷得睡方。
久闭亦嫌吾眼懒,独居遂觉老怀长。
此花只与春阴便,雨砌明朝有坠芳。
夜起海棠花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起海棠花下作》是清末民国初诗人曾习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阐述:
作者介绍: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广东揭阳人。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学者,曾任户部主事等职,但入民国后选择辞官归隐。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前辈影响,与梁鼎芬、罗惇曧、黄节并称“岭南四家”。
诗歌原文:月气冥濛罩海棠,偶然沾醉绕回廊。似闻德祐编心史,颇讶希夷得睡方。久闭亦嫌吾眼懒,独居遂觉老怀长。此花只与春阴便,雨砌明朝有坠芳。
诗歌解读:曾习经在《夜起海棠花下作》中通过描绘月色下的海棠花和自身的感受,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诗中的“月气冥濛罩海棠,偶然沾醉绕回廊”,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海棠,朦胧而又美丽,而“似闻德祐编心史”则可能寓意着诗人对历史事件的联想或思考。此外,诗中的“久闭亦嫌吾眼懒,独居遂觉老怀长”反映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感慨,以及随着年岁增长而感到的生命流逝的哀愁。最后一句“此花只与春阴便,雨砌明朝有坠芳”可能是在说春天的海棠花最适合雨后的阳光,而在冬天则更适合阴天的雨景,暗喻着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美好。
艺术特色:《夜起海棠花下作》以其简洁的语句、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曾习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也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曾习经作为一位文人的文学追求和艺术造诣。
《夜起海棠花下作》不仅展示了曾习经作为诗人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曾习经的文学思想、艺术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