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道上黄菊盛开经数百里不绝传是东篱遗种

江州古时路,黄花翳连冈。
举世无人识,飘零随哓霜。
陶公感萧晨,采之助飞觞。
遂令千载后,华屋延秋光。
亭亭金石姿,不随世炎凉。
清泉濯宿根,空山抱孤芳。
一承君子顾,纫结古锦囊。
岂惟制颓龄,令德滋日章。
所以浮湘者,亦欲餐其英。
柴桑今为墟,此意谁与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句话出自清代文人朱彝尊的《菊花》一诗。这首诗描绘了九江道上黄菊盛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菊花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中,朱彝尊以“东篱遗种”形容这些黄菊,暗示它们可能是从东篱(即陶渊明的东篱下)传承下来的。这种描述既表现了诗人对古人文化的尊重,也体现了他对菊花的喜爱。

整首诗通过对九江道上黄菊盛开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秋日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黄菊的美丽和菊花文化的深厚背景融为一体,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美景之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