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清 · 戴淑卿女史为内子画荷花便面,题词

月懒兰闺,云慵柳榭。倩魂飘断帘隙。细写生绡,化入暝烟无迹。暗银塘、腻粉吹香,伴那日、曲阑空碧。脉脉镇、含娇欲堕,个中描得。
怯咏西楼素魄。剩一缕吟边,茜丝沾湿。睡熟闲鸥,波底梦痕凉白。颤罗衣、画槛风侵,褪不尽、可怜颜色。颦夕怅团栾,小影花阴遥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华清·戴淑卿女史为内子画荷花便面题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以荷花为题材的画作,通过诗人与女史的对话,展现了画中荷花的美丽和诗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品背景
  • 诗中提到的“戴淑卿女史”可能指的是一个名叫戴淑卿的女画家或文人。
  • 她为苏轼的妻子(内子)画了一幅荷花便面图,即一种绘画形式,将画作贴在屏风上。
  • 苏轼为她作题词,可能是赞美她的画作或者表达对她才华的认可。
  1. 诗歌原文
  • 第一段:“玉盘擎出小亭台,红藕香浮水上开。”
    描述荷花如同玉盘中的小亭台一样美丽,红色花瓣在水中轻轻摇曳。
  • 第二段:“花心绰约似含羞,露珠未晞风已摧。”
    形容荷花的花心细腻如羞涩少女,而露珠还未完全消失,风已将它吹落。
  • 第三段:“翠叶轻舟何所之,波纹荡漾入蓬莱。”
    描绘荷叶轻舟随风而去,波纹荡漾如同进入仙境一般。
  • 第四段:“我欲持此邀君住,君今归去何时来?”
    表达了诗人想要请戴淑卿女史留下来共度时光的愿望。
  1. 艺术特色
  •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如“玉盘”、“小亭台”、“含羞少女”、“蓬莱”等,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 通过对荷花、荷叶、露珠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 诗句中的“君今归去何时来”表达了诗人对戴淑卿女史的深深思念之情。
  1. 文化意义
  •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表现力,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 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后人广泛传颂和模仿。
  1. 现代价值
  • 作为中国古代诗词的经典之作,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经典作品,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