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 闻雁

魂销已甚,又短篷江路。怕听销魂夜深语。恁昏烟叫暝,瘦月啼空,空际恨、飘满十三筝柱。
湖天霜气冷,一点秋魂,唤醒菰芦最深处。今夜小红楼,吴语生寒,料也似、背舷吟苦。有梦影、随君返潇湘,认倚定阑干,个侬凝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洞仙歌·闻雁》是一首描绘深情爱情故事的词,由清代诗人程颂万所作。该作品通过描绘思妇与爱人之间的情感,表达了深切的爱恋和对相聚时刻的珍视。以下是对该词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程颂万是一位清末民初的文人,字子大,一字鹿川,号十发居士,湖南宁乡人。他少有文才,善应对,喜研词章。尽管他屡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成功,但他对时局的新学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并得到张之洞、张百熙等人的支持。
  2. 词作原文:魂销已甚,又短篷江路。怕听销魂夜深语。恁昏烟叫暝,瘦月啼空,空际恨、飘满十三筝柱。湖天霜气冷,一点秋魂,唤醒菰芦最深处。今夜小红楼,吴语生寒,料也似、背舷吟苦。有梦影、随君返潇湘,认倚定阑干,个侬凝伫。
  3. 艺术特色:词作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构建思妇的艺术思想境界,如“悲雁”、“寒蛩”、“金风”等,这些元素的结合不仅增强了情感的表达,而且营造了一种深沉而缠绵的氛围。此外,全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这份爱情深刻的理解和细腻的描绘。
  4. 情感表达:在词的下片中,作者直接道出了内心的悲伤和孤独,表达了对征人的深深思念。通过回文的形式和懒于先寄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征人的相思之苦和作者对此的无力感。
  5. 文化背景:这首词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婚姻和爱情的看法,以及人们对于自由恋爱的追求。同时,它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忠贞不渝爱情的赞美,以及对于分离和团聚的情感体验。

《洞仙歌·闻雁》不仅是一首表达深情爱情的文学作品,更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学中对于自然美景和人情感的深刻描绘。通过对这一词作的学习,不仅能深入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还能更加体会到中华文化中关于爱与美的永恒主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