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秋簟

玉肌寒沁,翠帘不卷,平贴波影。恰好初凉,半褪纱衣,八尺钿床刚称。湘妃忍渍眠时泪,有点点、断红斑认。记贪欢、一晌留郎,却怪夜阑清冷。
昨夕痕酥玉体,背人灯、下看如掏纤印。特地商量,换了龙须,蓦近中秋时分。江干黄竹依然在,是作了、女儿箱剩。怕冰魂、夜夜销来,帐外烛花低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绿意·秋簟》是诗人程颂万创作的一首词。下面是对《绿意·秋簟》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信息
  • 程颂万(1865-1932),湖南宁乡人,字子大号鹿川田父,也号十发居士。早年入湖北总督张之洞幕,后成为知府,曾创设公司并督造船只。入民国后,长期为寓公,工于诗词,有《宁乡程氏全书》等作品。
  1. 作品原文
    玉肌寒沁,翠帘不卷,平贴波影。恰好初凉,半褪纱衣,八尺钿床刚称。湘妃忍渍眠时泪,有点点、断红斑认。记贪欢、一晌留郎,却怪夜阑清冷。
    昨夕痕酥玉体,背人灯、下看如掏纤印。特地商量,换了龙须,蓦近中秋时分。江干黄竹依然在,是作了、女儿箱剩。怕冰魂、夜夜销来,帐外烛花低哂。

  2. 词中意象分析

  • 玉肌寒沁:描述女性肌肤因寒而感到寒冷,透出一种清冷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人物的娇嫩与美丽。
  • 翠帘不卷:描绘了室内的装饰和环境,暗示着环境的静谧与优雅。
  • 平贴波影: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的波纹,增添了一份动态美,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 恰初凉:表现了季节的变化,从炎热到初寒,体现了自然的更迭和人物的心境变化。
  • 半褪纱衣:描述了女子穿着轻盈的衣裳,突出了人物的柔美与含蓄。
  • 湘妃忍渍眠时泪:通过“湘妃”这一典故,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忍耐,以及因思念而流泪的情感。
  • 龙须:可能是指床上用品的一种名称,增添了一丝古典的气息。
  • 换龙须:可能是对床上用品进行了更换,暗示着人物的生活态度或情感的转变。
  • 江干黄竹:指的是江边生长的竹子,象征着坚韧与自然之美。
  • 作女儿箱剩:可能是指被遗留下的物品,反映了人物的某种情感状态或生活的变迁。
  1. 词的艺术特色
  • 清而不枯,艳而有骨:程颂万的词作以清新脱俗著称,既不过于晦涩难懂,也不流于俗气,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 婉约派的代表: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婉约派是一个重要的流派,以表达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意境为特点。程颂万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这种风格。
  • 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将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紧密相连,实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 含蓄深沉:程颂万的词作往往不直接表达情感,而是通过景物、意象、典故等来传达情感,使得词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远。

《绿意·秋簟》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