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楼 · 秋扇

凤竹妨星,蝉纱妒月,素手携来庭院。昵伊分与,一半凉飔,却障断红双脸。空自画了桃花,赢得西风,者回肠断。笑痴萤不避,趁来阑角,几星频颤。
空记得、汉殿纨匀,湘湾竹脆,却在钿床东畔。泥金小字,只倩侬书,自绣鸳鸯一面。谁信团圞,为伊蓦到秋深,把人偷骗。记青鸾曲散,何处花边酒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秦楼·秋扇》是一首由北宋词人周邦彦创作的怀人之作。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情的表达,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佳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过秦楼·秋扇》:

  1. 作者介绍
  • 周邦彦,北宋著名的词人,其词风典雅、辞藻华美,对后世影响深远。《过秦楼·秋扇》作为他的作品之一,展示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
  1. 词作原文
  • 上片通过今昔对比,表现环境的凄凉寂寞,追念当初的欢乐情景,虚实相映。下片则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感,以及对往昔欢愉时光的怀念。
  •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
  1. 词中意象:《过秦楼·秋扇》中的秋扇不仅仅是一件物品的象征,更承载了深深的情感寓意。在古代文化中,秋天常常与别离联系在一起,而扇子作为常用之物,也常被用来传递情感。在这首词中,秋扇成为了主人公情感的象征和寄托。

  2. 艺术特色

  • 此词采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如流萤、露井等,这些自然景物不仅为词增添了意境之美,同时也象征着主人公的心情与生活状态。
  • 在结构上,此词采用了传统的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使得整首词既有层次感又不失整体的连贯性。

《过秦楼·秋扇》不仅是周邦彦艺术才华的展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物”与人情感相互交织的美妙体现。这首词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在中国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