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招赠沈伯华

狐奴碛外秋声送,桑干一条河水。落日共登台,黯幽州千里。飘蓬吾与尔,怨关柳、只催征骑。雁外天低,蛩边人瘦,马嘶愁起。
击筑少年场,今何似、人海两鸥而已。自古帝王州,只消磨才子。劝君须醉耳。况有个、双鬟能倚。听今夜、画角吹寒,变一天霜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程颂万的《徵招赠沈伯华》是一首充满哀愁与别离情绪的文学作品。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品原文:狐奴碛外秋声送,桑干一条河水。落日共登台,黯幽州千里。飘蓬吾与尔,怨关柳、只催征骑。雁外天低,蛩边人瘦,马嘶愁起。

  2. 作者简介:程颂万,清末民初著名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3. 诗歌鉴赏与分析

  • 意象运用:在《徵招赠沈伯华》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狐奴”、“桑干”、“秋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这些意象不仅强化了诗歌的情感表达,也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情感表达: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深刻怀念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紧密相连,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性。
  • 语言风格:程颂万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善于使用象征和暗喻来表达复杂的情感。这种语言风格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能够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1. 诗歌背景与历史意义
  • 创作背景:《徵招赠沈伯华》的创作背景是在清末民初的社会背景下,作者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感受到了社会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波折。这种时代背景为诗歌增添了更多的历史色彩和文化内涵。
  • 历史意义:《徵招赠沈伯华》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貌,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1. 现代阅读价值
  • 文学鉴赏:对于现代读者而言,《徵招赠沈伯华》不仅是一次文学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通过阅读这首古典诗歌,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 情感共鸣:诗歌中的深情厚意能够引起现代人的强烈共鸣,让人们在现代社会的压力下找到一丝慰藉和安慰。通过阅读这样的作品,现代人可以获得精神上的释放和情感上的满足。

《徵招赠沈伯华》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和丰富情感的古典诗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不仅可以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还能够激发人们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