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黄宿徐州堤上

青山无数争来前,黄河春水流涓涓。三年燕赵饱尘土,眼明喜见江南天。
高楼倚空殊岝崿,苏子风流浑如昨。滔滔浊水来昆仑,千古何人见消落。
层城华居十万家,春来飞遍桃李花。通衢南北集行旅,夕阳烟火纷周遮。
长堤去水不盈丈,峨峨倒压重城上。可怜性命轻蜉蝣,忍使儿童狎波浪。
朝廷恩大多灵威,岁发帑藏防堤围。黄金百万亦虚掷,居民苦瘠蛟龙肥。
间关一夕河堤宿,隔岸疏镫出茅屋。夜半风声若海潮,顿使危心生远目。
君不见桃源口决十丈余,万姓飘荡都为鱼。儒生叹息空道路,归来还读《河渠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渡黄宿徐州堤上》是清代诗人舒焘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于过去三年在燕赵地区所经历的尘土生活的怀念。下面将从多个角度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舒焘,清代诗人,他的生平和创作成就都为后世所津津乐道。
  • 舒焘的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闻名,其诗作在当时和后来都有很高的评价。
  1. 诗歌原文
  • 青山无数争来前,黄河春水流涓涓。
  •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壮美的自然画面,青山连绵不断,黄河之水细流如丝。
  1. 整体翻译
  • “青山无数争来前”意味着无数的青山争相向人们展示它们的壮丽景色。
  • “黄河春水流涓涓”则形容春天的黄河水缓缓流淌,给人以宁静与和谐之感。
  1. 词句注释
  • “高楼倚空殊岝崿”可能是指高耸入云的楼阁或山峰。
  • “苏子风流浑如昨”中的“苏子”可能是指苏轼,表达对这位历史文人的追忆之情。
  1. 白话译文
  •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1. 创作背景
  • 舒焘的生活和创作背景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
  •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他游历江南期间所作。
  1. 名家点评
  • 不同的学者和评论家对这首诗有着不同的解读和评价,这些观点丰富了人们对这首诗的理解。
  1. 轶事典故
  • 关于这首诗的轶事和典故可能较少为人所知,但在研究舒焘及其作品时,这些信息可能会有所涉及。

《渡黄宿徐州堤上》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景的诗歌,也是舒焘对人生经历的一种回顾和感慨。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文化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