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 春仲

莺啼朝雨。画阁人初起。帘外桃花娇欲语。正及清明时矣。
含愁静掩金闺。开奁独整罗衣。漫举珊瑚翠袖,临风好待君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平乐·春仲》是清代葛宜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爱人的思念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内容及艺术特色:

  1. 基本信息
  • 作者:葛宜,字南有,朱尔迈妻,书、画、算、弈无不精妙。
  • 时代背景:《清平乐·春仲》创作于清代,体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与情感状态。
  • 作品风格:葛宜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艺术表现著称,这首词也不例外。
  1. 原文节选
  • 画阁人初起。帘外桃花娇欲语。正及清明时矣。含愁静掩金闺。开奁独整罗衣。漫举珊瑚翠袖,临风好待君归。
  1. 诗词赏析
  • 意象描绘:诗中的“莺啼朝雨”、“画阁人初起”,通过细腻的语言将春天的清晨描绘得生动而富有画面感。
  • 情感表达:通过对“桃花娇欲语”的描写,传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以及对爱人归来的期待。
  • 结构布局:全词采用对称的结构形式,开头与结尾呼应,形成了一种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1. 艺术特色
  • 语言运用:葛宜在词中巧妙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对比等,使得整首词既有文学价值又充满韵味。
  • 意境营造: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好的春日场景之中。
  • 情感深度:这首词不仅仅是对春天景色的描写,更是对爱情的深刻抒发,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远方恋人的深情厚意。
  1. 历史影响
  • 文化传承:《清平乐·春仲》作为清代文人诗词的代表之一,为后世研究清代诗词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艺术评价:此词被认为是清代女性词作的代表作之一,展示了葛宜高超的文学造诣。
  1. 创作背景
  • 个人生活:葛宜的生活背景可能与她的创作息息相关,她可能是一位宫廷女子或贵族家庭出身,这样的生活环境让她有机会接触到丰富的文化艺术。
  • 社会环境:当时的社会环境或许也影响了葛宜的文学创作,例如宫廷生活、家族背景等都可能对她的诗词产生了影响。
  1. 读者群体
  • 文人雅士:文人雅士是古代诗词的主要读者群体,他们对诗词的欣赏和研究往往具有很高的水准。
  • 普通百姓:虽然普通百姓可能无法直接阅读复杂的诗词作品,但许多诗词作品通过戏曲、民间传说等方式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

葛宜的《清平乐·春仲》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词作,也是清代诗词艺术的一个缩影。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