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犯 · 和莼渔咏小圃醉芙蓉作

绕秋池、名姝偃仰,晨妆镜中彻。蛾眉匀净,渐暖日微酣,分外娇绝。雪儿小字,凭改唤、红儿丰韵别。记偷觑、粉腮羞晕,画帘风乍揭。
昨夜梨花梦醒,海棠魂映,一片晚霞秋月。吟赏处,疑仙手、芳痕重捏。知还想、锦城艳丽,且试看、繁葩当槛列。预愁那、玉容憔悴,金樽寒夜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花犯·和莼渔咏小圃醉芙蓉作”是清代诗人董俞创作的一首古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董俞:董俞,字苍水,号樗亭,又号华亭人,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著名诗人。他出生于顺治十七年,是一位举人出身,但在博学鸿词考试中落选。
  • 诗作风格:董俞的诗歌多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他在《花犯·和莼渔咏小圃醉芙蓉作》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他的诗作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才华,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 诗句原文
  • 绕秋池、名姝偃仰,晨妆镜中彻。蛾眉匀净,渐暖日微酣,分外娇绝。
  • 雪儿小字,凭改唤、红儿丰韵别。记偷觑、粉腮羞晕,画帘风乍揭。
  1. 诗句解析
  • “绕秋池、名姝偃仰,晨妆镜中彻。”: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美人在清晨起床后,梳妆打扮的场景。她缓缓地躺下,让晨光洒在她的脸上,然后缓缓地起身,开始仔细地梳理着自己的秀发,整个动作显得优雅而自然。
  • “雪儿小字,凭改唤、红儿丰韵别。”: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两位美人的名字和她们的特点。其中“雪儿”可能是那位小字的美人,而“红儿”则可能是指另一位有着丰满韵味的美人。
  • “记偷觑、粉腮羞晕,画帘风乍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偷窥美人时的心情。他看到美人羞涩地低下头,脸颊染上了淡淡的红晕,仿佛是被突如其来的风吹动的帘子遮住了半边脸。这样的描写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表达了诗人对美人的深深迷恋。
  1. 艺术特色
  • 意境优美: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如梦似幻的美丽世界。读者仿佛能够置身于这个世界中,感受到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之美。
  • 情感丰富:诗人在作品中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赞美之情。他通过对美人的描绘,将自然之美与人之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情怀。
  • 语言优美:董俞的诗语言简洁而精炼,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他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除了以上内容,下面提供一些与这首诗相关的补充信息。

  • 历史背景:董俞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这是一个文化鼎盛的时代。这一时期的中国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许多诗人都在这个时代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董俞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作品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喜爱。
  • 文学价值:这首诗不仅是董俞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清朝诗歌的一个重要代表。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意义,成为了后世研究中国诗歌的重要文献之一。
  • 影响评价:董俞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征。因此,对他的研究和评价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花犯·和莼渔咏小圃醉芙蓉作》不仅是董俞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内涵、优美的语言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成为传世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