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东湖泛舟

三月三日天气晴,春风处处啼流莺。
夭桃稚柳斗生意,踏歌陌上余冶情。
我来暂借东湖住,萍絮因缘惜前度。
湖头物色未全非,九峰遥对烟鬟暮。
当时一欢火迫余,南帆北马岁月虚。
花时且酌尊中酒,乐意还同濠上鱼。
古今事业一弹指,成佛生天亦妄耳。
何如闲唤木兰舟,吟遍六桥好烟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巳东湖泛舟》是清代诗人舒瞻的作品,此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欢聚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热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舒瞻是清代的诗人,其生平和具体活动时间不详,但从他留下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
  2. 诗歌原文:《上巳东湖泛舟》原文如下:“三月三日天气晴,春风处处啼流莺。夭桃稚柳斗生意,踏歌陌上余冶情。我来暂借东湖住,萍絮因缘惜前度。湖头物色未全非,九峰遥对烟鬟暮。”
  3. 诗句解析:首句“三月三日天气晴”描绘了春日晴朗的天气,为接下来的自然美景铺垫;第二句“春风处处啼流莺”,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莺鸟啼鸣增添了春天的氛围;第三句“夭桃稚柳斗生意”,通过桃花和柳树的生动形象,传达出春天的生命力;第四句“踏歌陌上余冶情”,描述了人们在陌上欢歌笑语的情景,展现了人们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五句“我来暂借东湖住”,表达了诗人暂时停留此地,感受东湖之美的感慨;第六句“萍絮因缘惜前度”,则通过萍絮随风飘散的形象,暗喻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最后一句“湖头物色未全非,九峰遥对烟鬟暮”,则描绘了夕阳下九座山峰的美丽画面,与诗人的情感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艺术效果。
  4. 整体赏析:在这首作品中,舒瞻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欢聚场景融为一体,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上巳东湖泛舟》不仅以其优美的诗句吸引了读者的目光,更以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