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 ·赋别

绮语和郎细诵。红袖半肩轻拥。忘却漏声催,早是信鸡催送。
珍重。珍重。此去画桥霜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董以宁并非无法回答,而是直接提供了关于《如梦令·赋别》的信息。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如梦令·赋别》是明末清初著名文人董以宁创作的一首词。该词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据传董以宁在苏州时曾与一女子相恋,后因故分离,临别之时写下了这首词。
  2. 词的内容:董以宁在词中细腻地描绘了两人的离别场景,通过“绮语和郎细诵”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情怀念,用“红袖半肩轻拥”描绘了爱人的形象,以及“忘却漏声催,早是信鸡催送”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不舍。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
  3.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董以宁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词作充满了诗意。例如,“画桥霜冻”不仅描绘了景色,也象征着爱情的纯洁和坚韧。此外,词中的“珍重”两字反复出现,强调了作者对这段感情的重视和不舍。

《如梦令·赋别》不仅是董以宁文学创作的一部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情感生活和审美追求。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董以宁的文学成就,也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细腻而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