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 ·柬内

伴绣小青鬟,生性由来好。惯得阿侬怜,不累伊家恼。
茶灶倩他炊,药臼亏他捣。莫做阮咸姑,休学王珉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生查子·柬内》是明代诗人董以宁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生平概述:董以宁,字文友,号宛斋,明末清初江南武进人。他是一位诸生,与陈维崧、邹祗谟、黄永并称“毗陵四子”,工诗词文章,后来专研历法、乐律等学。晚年时,董以宁专事穷经,长于《易》、《春秋》,聚徒讲学。他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后世的认可,有文集流传至今。
  1. 词作原文
  • 伴绣小青鬟,生性由来好。惯得阿侬怜,不累伊家恼。茶灶倩他炊,药臼亏他捣。莫做阮咸姑,休学王珉嫂。
  1. 词作解析
  • 主题探讨: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女性角色的期待和态度。在词中提到的“茶灶倩他炊”和“药臼亏他捣”描绘了女性在家中承担的生活琐事。同时,作者也暗示了对这些琐事不应过于依赖他人,应当独立自主,避免过分依赖他人或模仿他人。
  • 情感表达:“莫做阮咸姑,休学王珉嫂”。这里的“阮咸姑”和“王珉嫂”都是古代女子的称谓,通过这种称呼,作者可能寓意着不希望女性完全依附男性,而是希望她们能够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自尊。
  • 艺术手法:从艺术手法来看,《生查子·柬内》运用了直白的语言来传达作者的思想,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堆砌华丽的辞藻,使得作品更加接地气,易于理解。
  1. 文化价值
  • 时代背景: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女性地位较低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董以宁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女性的同情和支持。
  • 性别平等观念:《生查子·柬内》反映了董以宁对于性别平等的看法,鼓励女性自立自强,不应该被传统束缚或依赖他人。这一观点在当时是非常超前和前卫的,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文学影响:这首词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被认为是董以宁诗歌创作中的一部分。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董以宁的文学作品,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 社会反响
  • 读者评价:根据现有的资料,《生查子·柬内》受到了读者的广泛赞誉。人们普遍认为董以宁的词作情感真挚、语言朴实,能够触动人心。
  • 学术研究:学术界对这首诗也有较多的研究。学者们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进一步了解了董以宁的生平经历、思想观念以及对当时社会的观察和批判。

可以看出《生查子·柬内》不仅仅是一首诗词,它还是董以宁生活哲学和社会思想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董以宁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以及他对女性的看法和期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