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昨夜

昨夜天孙罢锦梭。轻槎无恙到明河。几经私语全珍重,再试真心薄谴诃。
羞月姊,避鹦哥。玉人频问夜如何。最怜蝴蝶惊魂骤,输与庄生晓梦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昨夜》是一首明代诗人董以宁创作的词,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沉思。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董以宁,明末清初的诗人,生于江南武进,字文友,号宛斋。他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文人,涉猎诗词文章,并在晚年专注于历法、乐律等领域的研究。其作品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到的艺术见解。
  1. 作品原文
    昨夜天孙罢锦梭。轻槎无恙到明河。几经私语全珍重,再试真心薄谴诃。羞月姊,避鹦哥。玉人频问夜如何。最怜蝴蝶惊魂骤,输与庄生晓梦多。

  2. 诗意解读

  • 从诗中“轻槎无恙到明河”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夜晚氛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静好。
  • “几经私语全珍重,再试真心薄谴诃”则表达了一种深情厚谊,即便是在误会和冲突之后,依然能够保持对彼此的珍重和理解。
  • “羞月姊,避鹦哥。玉人频问夜如何。最怜蝴蝶惊魂骤,输与庄生晓梦多。”描绘了一幅充满浪漫色彩的画面,其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最后两句“最怜蝴蝶惊魂骤,输与庄生晓梦多”则揭示了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感悟,即人生中的种种遭遇都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如同蝴蝶的梦一般不可抗拒和捉摸。

《鹧鸪天·昨夜》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词作,也是董以宁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品。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智慧与才情,也能够深入思考人生的多种可能性及其带来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