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 ·题孙无言半瓢居

疑是廉泉。还似文园。喜先生、于此盘旋。酒鎗花下,棋局鸥边。胜谢家池,裴家墅,米家船。
客来薄醉,客去高眠。想羲皇、欲往从焉。何须碌碌,更问尘缘。羡上阳花,平阳第,洛阳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行香子 · 题孙无言半瓢居》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一首词,该词通过描述作者对友人居处的赞美来表达对友人的敬仰之情。以下是对该词的分析:

一、整体结构分析

  1. 开篇:以“行香子”为词牌,这是宋词中常用的一种词调,具有鲜明的音乐性和抒情性。
  2. 内容上:词作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居处的喜爱和对其人格品质的敬仰。通过描绘友人的生活环境,间接赞美了友人的品质与志趣。
  3. 情感上:词中流露出深深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敬意。通过赞美友人的居处,传达了对其生活方式的认同和尊重。

二、主题思想分析

  1. 对友人居处的赞美:通过具体的描写,如“半瓢”、“半窗”、“半床”、“半榻”等,展现了友人居所的简陋而不失雅致,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理解和赞赏。
  2. 对友人品德的认可:词中的描写不仅仅是对居处的赞美,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居处的描述,间接表达了对友人品德和生活态度的认可和尊敬。

三、艺术手法分析

  1. 使用典型的意象:如“半瓢”、“半窗”、“半床”、“半榻”,这些词语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能够生动地勾勒出友人的生活场景。
  2. 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居处的描写,象征了友人的清贫但高洁的生活态度和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 运用对比手法:通过与一般富贵人家的对比,强调了友人生活的简朴和内心的富足。

《行香子 · 题孙无言半瓢居》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人文情怀的佳作。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使其成为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