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公子 · ·无题

茉莉香偏促。蝉纱帘内窥初浴。乱绾青螺,才系着、冰纱裙幅。小骂流萤,暗处偏携烛。还频见、秋水时时渌。怕轻摇团扇,人到粉阑干曲。
一带朱衣竹。萧萧影里惊如玉。浓笑前来,手指道、银河似沐。恰好幽期,欲趁花神福。响金镮、吠动猧儿熟。恐小鬟知道,两点檀娥轻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安公子·无题》是一首由明末清初的董以宁创作的词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介绍
  • 董以宁:字文友,江南武进人,与陈维崧、邹祗谟、黄永并称为“毗陵四子”。他工诗词文章,后来专门研究历法和乐律等学问。晚年时,他专注于穷经学,擅长《易》、《春秋》,并且收徒讲学。
  1. 词作原文
  • 安公子·无题
    茉莉香偏促。蝉纱帘内窥初浴。乱绾青螺,才系着、冰纱裙幅。小骂流萤,暗处偏携烛。还频见、秋水时时渌。怕轻摇团扇,人到粉阑干曲。一带朱衣竹。萧萧影里惊如玉。浓笑前来,手指道、银河似沐。恰好幽期,欲趁花神福。响金镮、吠动猧儿熟。恐小鬟知道,两点檀娥轻蹙。
  1. 词作内容分析
  • 意境描写:在这首词中,董以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从“茉莉香偏促”到“还频见秋水时时渌”,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营造了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忧郁的氛围。特别是对初浴后女子形象的刻画,更是体现了董以宁对女性美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理解。
  • 情感表达:整首词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例如,“怕轻摇团扇,人到粉阑干曲”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不舍,以及对即将来临的未知命运的恐惧。

《安公子·无题》作为董以宁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在情感表达和文化审美上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可以感受到董以宁独特的艺术风格及其深邃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