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兰沅芷。是文郎当日,旧游之处。生平说、屈宋衙官,拟重去襄川,将他部署。翻怪香山,却贬技、填词赠与。想落笔高吟,多应说向,君家老妪。
亲写双钩小柱。苦绝少红鹅,凭君携去。况画将、一梦高唐,把纨扇招风,更添佳绪。但到阳台,倘误惹、香云艳雨。凭君莫寄招魂赋,梦中叨絮。
解连环 · ·楚行白筠心书赠楚词一箑,复作高唐好梦图,因柬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解连环·楚行白筠心书赠楚词一箑,复作高唐好梦图,因柬谢》是南宋词人王之道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写画,下片抒怀,以画抒情,寓情于景。全词语言典雅含蓄,构思新颖别致。
上片写画。首三句点明画意:画中有一片青竹,竹叶疏疏落落,风过之后,发出阵阵萧飒之音。作者用笔简括而传神,将一幅“清绝物象”的图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接着“何须”二句,进一步描绘了画中的景物:“我欲题诗寄楚吟”,却因为画中无诗而“空自惹尘埃”。“何须”?犹云“何必”也,表明作者对画中无诗之憾,已有所觉悟。“只合”二句,则又从另一角度表达了他的感受:“我本无心恋世人,奈何处处惹相思?”这两句看似矛盾,实则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只合”二句,既道出了自己无心恋世、不愿与人交往的心情,又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无可如何的矛盾心情。这种心情,与上文“何须”、“只合”二句所表达的心情是相通的。
下片抒怀。“楚行”、“白筠”都是典故名。楚地有白鹿,故称楚行;晋代人喜欢种植白筠(竹子),所以这里用“白筠”来比喻晋人的品格和才性。“心书”指书信。“高唐”是楚歌曲名。《毛诗·周南·汉广》:“翘翘者頳,日思其君。”高唐即此诗的简称。“梦图”指画上的高唐梦。“因柬谢”即托人转告谢安。“谢”(谢安)字安石,东晋时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曾隐居在富春山的东晋别墅——兰亭,并建有兰亭集序碑,后人又称其为兰亭先生。
王之道在这首词中,以高超的艺术技巧,把一幅画、一首诗、一个故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这幅画具有了诗的意境、诗的情感、诗的风格。全词语言典雅含蓄,构思新颖别致,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