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美人肩

此日鸦侵,当年丝覆,格韵偏赊。想向月凭时,削成软玉,将云护着,衬出明霞。两两同随,双双并比,应羡风流是陆家。愁多处,似相思担尽,绕遍天涯。
每因午倦频加。便侧着、芙蓉自枕他。更昵语羞应,笑时微耸,慵情漫倚,亸处恒斜。娇若难胜,瘦如欲脱,寒倩萧郎半袂遮。长相并,觉偎红拥翠,胜拍洪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美人肩》是明代诗人董以宁的作品,一首充满诗意的古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董以宁,字文友,号宛斋,江南武进人,诸生。与陈维崧、邹祗谟、黄永号“毗陵四子”,工诗词文章,后专研历法、乐律等学,晚年专事穷经,长于《易》、《春秋》,聚徒讲学。有《董文友全集》。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
    此日鸦侵,当年丝覆,格韵偏赊。想向月凭时,削成软玉,将云护着,衬出明霞。
    两两同随,双双并比,应羡风流是陆家。愁多处,似相思担尽,绕遍天涯。
  • 翻译
    此日乌鸦侵入了窗前,当年丝线覆盖的地方,格韵显得特别遥远。想象中月光下,仿佛玉石被雕刻而成,周围被云朵环绕,衬托出明亮的霞光。
    两人或两个身影相互跟随,或并肩站立,应该赞美的是那风流倜傥的陆家子弟。在忧愁的时候,似乎相思之情如同无尽的重担,环绕着整个天涯。
  1. 诗词赏析
  • 意境美:《沁园春·美人肩》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宇宙。诗中不仅描绘出了自然界的美,更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人物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态感。
  • 情感深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他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的世界,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爱情的渴望。
  • 艺术成就:董以宁的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当时文学的发展水平。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种艺术成就在当时的文人作品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1. 创作背景
  • 董以宁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个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特点。在创作这首诗时,他可能正处于一种情感的低谷,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种创作背景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 董以宁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也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在他的时代,文人阶层常常关注自然景观,试图从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因此,他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也受到了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

董以宁的《沁园春·美人肩》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佳作,也是一首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学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文人阶层的思想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