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上啼鹃如诉。唤起离愁无数。曲径古云深,隔岸梦中来路。
回顾。回顾。月约花阴西度。
如梦令 · 梦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如梦令·梦后》:梦中情长
在中国古代诗词的宝库中,《如梦令·梦后》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邃的情感,成为了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这首词由北宋文学家秦观所作,其词作风格婉约细腻,情感丰富而深沉,展现了作者对爱情、人生的深刻感悟与独特见解。
词中的“枝上啼鹃如诉,唤起离愁无数。曲径古云深,隔岸梦中来路。”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画面,啼鹃声声似述说离愁别绪,使人不禁陷入沉思。这种通过自然景象引发的情感共鸣,是中国古代诗词常见的表达手法,旨在借助自然界的景象,来抒发人的内心情感。
词的下片,“遥想酒醒来,无奈玉销花瘦。回首,回首,绕岸夕阳疏柳。”则进一步将情感推向高潮。这里的“玉销花瘦”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因思念而憔悴的形象,而“回首,回首,绕岸夕阳疏柳”则暗示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心境,以及对往事的无限眷恋。
这首词不仅是一首艺术上的佳作,也是一首情感上的杰作。它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深深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或许很难有机会像古代文人那样,沉浸在这样深情的作品中。但是,通过了解和欣赏《如梦令·梦后》,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