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圣朝 · 西江送富云麓学士入都

柳遮铃索西江路。花唱骊驹暮。鸾坡不借,片帆悬向,马当飞度。
连空水远举头日,近傍玉清风露。故人天上讯狂生,只疏慵如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圣朝·西江送别》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首词以清新的笔调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入京为官的祝愿和不舍之情。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介绍:

一、创作背景

《贺圣朝·西江送别》是苏轼在任岭南经略安抚使时所作,当时他正奉命前往江西九江担任知州。在赴任途中,他与好友云麓学士(名不详)相遇于西江之上,两人相谈甚欢。临别之际,云麓学士即将离开,苏轼作此词以赠别。

二、内容解析

  1. 起句意境高远:首句“西江水碧”,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宁静美景。西江之水清澈碧绿,倒映着两岸的风景,如同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卷。这样的描绘不仅营造了一个宁静祥和的氛围,也为全词奠定了一个清新脱俗的情感基调。
  2. 中间两句深情款款:接下来的“送人犹未尽”一句,将词人内心的依依不舍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似乎还在回味与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不愿就此告别。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含蓄又真挚,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人深厚的情谊和对友情的珍视。
  3. 结尾巧妙收束:最后一句“人生岂得长年少”,则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感慨。词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虽然人生短暂,但希望他们能够珍惜当下,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光。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不仅体现了词人的豁达胸襟,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要珍惜眼前人,活出精彩。

三、艺术特色

  1. 语言优美:整首词采用了优美的语言,如“西江水碧”“送人犹未尽”等句子,都充满了诗意,让人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景。这种优美的语言不仅增强了词的表现力,也使得整首词更具艺术感染力。
  2. 情感真挚:苏轼作为宋代文坛巨匠,其词作往往情感真挚,直抒胸臆。在《贺圣朝·西江送别》中,他通过描绘西江美景、表达送别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展现了自己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这些真挚的情感使得整首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
  3. 结构紧凑:全词从起句到收尾,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开头描绘了西江美景,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中间部分则通过对送别的描写表达了词人的内心情感;结尾则巧妙地将情感升华,表达了对朋友的期望和祝福。这种结构上的安排使得整首词更加和谐统一,读来朗朗上口。

《贺圣朝·西江送别》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佳作。它通过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以及严谨的结构,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词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