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 · 咏千叶杏花

千丝雨湿东风剪。短墙外、红轻翠软。绛绡重叠胭脂浅。艳夺桃花人面。
倚云栽、日边开遍。和笑折、明霞舒卷。一枝妒杀红儿见。沽酒这家庭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杏花天·咏千叶杏花》是清代诗人董元恺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董元恺,字舜民,号子康,武进(今属江苏)人,一说为吴县人。
  • 顺治十七年(1660)举人,仕途多舛,后筑苍梧别业,有归隐之志。
  1. 诗歌原文
    千丝雨湿东风剪。短墙外、红轻翠软。绛绡重叠胭脂浅。艳夺桃花人面。倚云栽、日边开遍。和笑折、明霞舒卷。一枝妒杀红儿见。沽酒这家庭院。

  2. 诗句解析

  • “千丝雨湿东风剪”描绘了春雨细腻如丝,东风温柔地裁剪着万物。
  • “红轻翠软”形容杏花的颜色鲜艳且柔软,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
  • “绛绡重叠胭脂浅”以绛绡比喻杏花的花瓣,胭脂则暗示了杏花的色彩,整体给人一种既华丽又含蓄的感觉。
  • “艳夺桃花人面”用“艳夺”二字表达了杏花的美丽足以让人惊艳,甚至超过了桃花。
  • “倚云栽、日边开遍”展现了杏花在阳光照射下盛开的景象,宛如云中的花朵。
  • “和笑折、明霞舒卷”描述了人们在欣赏杏花时的愉悦心情,如同与友人共赏美景般欢乐。
  • “一枝妒杀红儿见”以“妒杀”强调了杏花之美,以至于连红色的桃花都相形见绌。
  • “沽酒这家庭院”则透露出一种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通过饮酒赏花来享受生活的美好。

《杏花天·咏千叶杏花》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的诗篇,更蕴含着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