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尾平铺银浪,吴头稳挂轻帆。江波不动镜光涵。推蓬望,清露湿征衫。
树色遥提影翠,山容漱水挼蓝。六朝如梦鸟呢喃。模糊处,回首忆江南。
江月晃重山 · 月下江行
介绍
《江月晃重山 · 月下江行》:词境中的江湖梦
董元恺的《江月晃重山 · 月下江行》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词。在这首作品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江边夜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静谧的月夜之中。
“楚尾平铺银浪,吴头稳挂轻帆。”这句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景象。在这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银浪”和“轻帆”这样的词汇,既形容了波光粼粼的水面,也表现了船帆随风摇曳的动态美。这种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洞察和细腻感受。
“江波不动镜光涵。”紧接着,诗人又将视线转向了水面,用“江波不动”来比喻月光映照在江面上的平静宁谧,用“镜光涵”来形容月光的柔和与深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思,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静谧与平和。
“推蓬望,清露湿征衫。”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月下江行时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推蓬望”这一动作,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而当看到清澈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裳时,诗人的内心不禁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这种情感既源于对自然的敬畏,也源自于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树色遥提影翠,山容漱水挼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观。诗人用“影翠”来形容树影摇曳的美丽画面,用“漱水挼蓝”来形容山色与水的交融之美。这种描述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视角,也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六朝如梦鸟呢喃。”最后一句则让整个词的氛围达到了一个高潮。诗人以“如梦”来形容历史的短暂与虚无,用“鸟呢喃”来表达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这种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认识,也展现了他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之情。
《江月晃重山 · 月下江行》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历史的感慨。这首词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