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芳草 · 咏草

深院望王孙,看几处、平芜春草。正萋萋、南浦西堂悄。苔痕印、湘裙扫。
绿遍短长亭,断送尽、行人多少。共愁生、一夜如丝绕。芳茵外、东风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寻芳草·咏草》是董元恺创作的一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草的生长和其带给人们的忧愁。《寻芳草·咏草》是清代诗人董元恺的作品,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物细腻的观察以及对人生愁绪的深刻表达。下面将围绕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董元恺,字舜民,号子康,武进(今属江苏)人。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不仅仕途坎坷,还曾筑苍梧别业,有归隐之志。他的诗作风格豪放,情感丰富,深受后世好评。
  • 文学成就:《寻芳草·咏草》是董元恺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除了这首词之外,他还著有《苍梧词》十二卷,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深院望王孙,看几处平芜春草。正萋萋、南浦西堂悄。苔痕印、湘裙扫。绿遍短长亭,断送尽、行人多少。共愁生、一夜如丝绕。芳茵外、东风晓。
  • 翻译:在深深的庭院中,望着离去的王孙,可以看到几处荒芜的草地在春天生长着翠绿的草。它们静静地覆盖着南浦西堂,仿佛被轻轻打扫过的湘裙。这些绿色的草蔓延到短长亭,也送走了无数的旅人。一夜之间,这无尽的绿色像丝一样缠绕着人们的心灵。
  1. 诗词赏析
  • 意境描绘:《寻芳草·咏草》用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了春天草的生长场景,以及它们给人带来的忧愁感。通过对草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离别和离别之情的深深思考。
  • 情感表达:整首词渗透出淡淡的哀愁,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往时光的留恋。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1. 文化影响与评价
  • 历史地位:《寻芳草·咏草》作为董元恺的代表作品之一,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展示了董元恺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清代文学的重要参考。
  • 读者反响:《寻芳草·咏草》因其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情感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流动的画面,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诗人的情感。

《寻芳草·咏草》不仅是董元恺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品,也是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影响了无数读者,让人们在欣赏之余,也能对生活有更深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