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秋夜

竹摇月碎。一声破柝惊初睡。瑟瑟秋风欺薄醉。断雁寒螀,催促人憔悴。
遍将往事思量。再安排几度浑无奈。谁道玉楼人不在。夜夜寻侬,稳坐心儿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落魄·秋夜》是宋代诗人张抡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的具体内容:

  1. 诗歌原文
    清秋夜寂。圆蟾素影流空碧。都无一点浮云隔。河汉光微,星斗淡无色。日精欲炼须阴魄。更深犹望清宵立。坎离二物都收得。独步瀛洲,方表大丹力。

  2. 诗作鉴赏

  • 主题与情感:这首诗表达了对秋天夜晚景色的描绘和内心的情感体验。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同时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 艺术手法: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性的语言,如“圆蟾”、“河汉”等,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诗中也巧妙地使用“坎离二物”,暗示着内丹修炼的过程,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 文化意义与影响:《醉落魄·秋夜》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诗词,它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追求。
  1. 创作背景
  • 历史环境:此诗可能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的社会政治动荡不安,文人常常借酒浇愁,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样的背景下,诗歌往往带有更多的感慨和哲思。
  • 作者生活:张抡作为宋代诗人,其作品中常反映出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内心的宁静。

《醉落魄·秋夜》不仅仅是一篇普通的文学作品,它更是一首承载着宋代文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诗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以及文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