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醉本事

绣户轻绡低卷。翠帐春情难遣。正一樽引满。四肢微入,玉慵香软。倒镜红潮初晕,溜横波、粉腻桃花片。
鬓松钗亸。娇倚郎扶,憨嫌婢见,笑影流苏颤。春流浅。频携茗碗。好梦今宵未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佳人醉·本事》是清代诗人董元恺创作的一首词。下面是对该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董元恺(字舜民,号子康),江苏长洲人。他生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的举人。尽管仕途多舛,但董元恺筑有苍梧别业,并流露出归隐之意。
  2. 诗词原文:绣户轻绡低捲。翠帐春情难遣。正一樽引满。四肢微入,玉慵香软。倒镜红潮初晕,溜横波、粉腻桃花片。鬓松钗亸。娇倚郎扶,憨嫌婢见,笑影流苏颤。春流浅。频携茗碗。好梦今宵未选。
  3. 诗词鉴赏
  • 这首《佳人醉·本事》充满了婉约派的风格,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女子与情人缠绵悱恻的场景。词中“玉慵香软”形象地刻画了女子在爱情中的娇媚与无力感。
  • 词人巧妙地使用“倒镜红潮”等意象,将女子的羞涩与娇羞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描写既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也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1. 创作背景
  • 董元恺的《佳人醉·本事》创作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这一时期,董元恺经历了官场的挫折和人生的低谷。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感叹。
  • 在董元恺的诗作中,可以看到他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在艰难岁月中保持乐观的心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文学价值
  • 《佳人醉·本事》不仅是董元恺个人情感表达的产物,也是清朝文人诗词创作的一个重要代表。它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于爱情、生活和自然美的深刻认识和独特感悟。同时,该作品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使其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佳人醉·本事》是董元恺以细腻笔触勾勒出的一幅情感画卷,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爱情的细腻描绘和深沉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还能够欣赏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