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犯 · 杨秋屏舅偕饮芙蓉庵,用周清真韵

茅庵负郭,一池渌水明妆靓。波定。恰玉女凌波映奁镜。暗香飘曲槛,飞霭摇芳径。风静。娇欲语,亭亭弄妆影。
横塘雨过,微洒尘心莹。应共省。尽壶觞,录事严觥令。良辰胜友,同归酩酊。任他月落碧梧金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侧犯·杨秋屏舅偕饮芙蓉庵,用周清真韵》是董元恺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人与诗作简介
  • 诗人背景:《侧犯·杨秋屏舅偕饮芙蓉庵,用周清真韵》是清代诗人董元恺的作品,董元恺的诗歌创作多采用自然景色作为题材,善于运用简洁的语言捕捉大自然的美。
  • 作品内容:在这首诗中,董元恺描绘了芙蓉庵周围的景色,如茅庵、一池渌水等,并使用了“恰玉女凌波映奁镜”这样生动的形象来表达其对自然美的赞赏。
  1. 诗中的意象分析
  • 茅庵与碧水:诗中的茅庵被描绘为负郭之地,周围有清澈的一池渌水,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
  • 玉女凌波:此处“玉女”可能象征着清新、纯洁的自然美,而“凌波”则赋予了水以灵动的特性,使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 暗香飘曲槛:诗中“暗香飘曲槛”描绘了芙蓉庵内花香弥漫的景象,使得整个环境都似乎沉浸在一种淡淡的香气之中。
  1. 诗歌情感与主题探讨
  • 宁静致远:诗中通过对芙蓉庵及其周围环境的描写, 体现了诗人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内心平和的追求。
  • 友谊与欢聚:诗中的“良辰胜友,同归酩酊”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感,体现了友情的重要性。
  1. 艺术手法与语言特色
  • 使用典故与比喻:董元恺在这首诗中巧妙地使用了典故和比喻,如“恰玉女凌波映奁镜”不仅形容了水面的美景,还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 简练有力的语言: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有力,通过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图,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1. 历史影响与评价
  • 文学地位:董元恺的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赢得了读者的喜爱,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
  • 后世影响: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仿古之作都借鉴了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艺术风格。

《侧犯·杨秋屏舅偕饮芙蓉庵,用周清真韵》是董元恺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观的杰作,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山水描绘,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可以更好地体会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通过艺术形式表达情感的独特手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