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 宿栖云精舍

参天黛色,染遍湖波绿。无数乱峰横,辨三径、吾庐修竹。开扉猿鸟,花雨过疏钟,清泉麓。朱阑曲。流水和云宿。
一瓶一钵。白日消棋局。香积腐儒餐,更随分、山肴野蔌。六时寂寂,万壑变晴阴,张公谷。君迁木。梅老茶初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蓦山溪·宿栖云精舍》是清代诗人董元恺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蓦山溪·宿栖云精舍》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特点,成为古代文人墨客表达内心世界的重要载体。

《蓦山溪·宿栖云精舍》中“参天黛色,染遍湖波绿”两句,以淡雅的色彩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黛色的山与湖水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无数乱峰横亘其中,为画面增添了几分野性之美。这些乱峰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无穷力量与不羁之美。

“辨三径、吾庐修竹”一句,进一步展现了作者的居所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这里的“三径”指的是通向庐舍的小径,象征着归隐生活的美好。而“修竹”则暗示了庐舍四周环境的自然美,竹子作为文人墨客喜爱的题材之一,在这里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这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

“开扉猿鸟,花雨过疏钟,清泉麓”等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当门户开启,可以听见猿猴鸟儿的欢鸣,感受到花雨飘洒的轻盈;而远处传来的轻敲疏钟之声,又让人感到一丝幽远与宁静。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之中。

“一瓶一钵”等句,更是将作者的超然物外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他在这里用简单的生活用品来代表自己的心境,无论是“瓶”还是“钵”,都不带有世俗的功利色彩,只为了“白日消棋局”。这样的生活方式,既反映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又彰显了对精神追求的重视。这种生活态度,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蓦山溪·宿栖云精舍》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词篇,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心灵世界的深入探索,词人展示了一种超越尘世、向往自然的高尚情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