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珍随月清波满。应与嫦娥为伴。乐昌何事常分半。红潮一派,黛山两点,人在潇湘畔。
翻看底下鸳鸯款。双鹊铸戗将金满。珍重绣囊丝纽短。萧郎照后,韦娘藏起,长贮香奁暖。
青玉案 · 答索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青玉案·答索镜》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全词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和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自由的追求。这首词通过描绘主人公与情人分别的场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地位的限制和压迫,以及男性对于自由的渴望。
词的原文如下:
青玉案·答索镜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开篇,营造出了一个繁花似锦、星光闪烁的美丽夜晚。接着,词人描述了宝马雕车在道路上行驶,香气四溢,鱼龙在夜空中飞舞的景象。这些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繁华盛景和人们的欢乐情绪。
词中的“凤箫声动,玉壶光转”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凤凰的箫声悠扬,玉制的酒壶在转动中闪烁着光芒,整个场景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气息。
词人用“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来描绘女主角的形象。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古代女子常用的装饰品,代表着她们的美丽和高雅。笑语盈盈则表现出她们的愉悦心情和活泼可爱。暗香去则暗示了她们离去时所散发出的淡淡香气,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最后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则成为了整首词的高潮部分。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对女主角的深深怀念和追寻之情。他们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遍,但始终找不到她的踪影。然而,当主人公突然回首一看时,却发现她正静静地站在灯火阑珊的地方,仿佛在等待着他的出现。
整首词通过描绘美丽的夜景和繁华的盛况,以及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展现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地位的限制和压迫,以及男性对于自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