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中秋,次东坡韵

何处吹芦管,双剑倚长天。银河万斛湔洗,风景似当年。料得玳楼帘卷,又怕玉人衣薄,香裹夜珠寒。破镜衔团扇,寂寞小楼间。
飘蝶梦,惊鸟睡,搅花眠。刚道人间月半,天上月团圆。我是前身金粟,伊是今生玉女,何事不周全。待驾青虬去,仔细问婵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中秋,次东坡韵》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作。该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时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月下即景抒怀之作,反映了他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的苦闷心情和对人生的感慨思考,表达了作者希望重返朝廷任职的强烈愿望。

原文如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快哉风露就琴樽,此乐何须更问天?
玉液琼浆不可醉,金盘珍果为谁妍?
起舞徘徊风露下,飞鸿影灭碧云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面是这首诗的翻译:

中秋佳节,我与友人欢聚畅饮直到夜深。我沉醉于美酒佳肴之间,感到无比欢乐和满足。这种快乐又何必去向天地询问呢?
玉液琼浆让人陶醉,但无法使人沉醉其中。金盘中摆满了珍贵的果实,它们却无人欣赏。
我在月光下起舞徘徊,飞鸿的影子在碧云间消失。人们或喜或悲,聚散离合,就像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自古难以完全圆满。
但愿人能长长久久地健康平安,即使身处千里之外也能共同欣赏这明亮的月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