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栊寂寂闭西风,搜尽青囊百虑空。
卷幔怕看秋露白,展眸愁对夜灯红。
一窗疏雨凄凉里,满室药香暗淡中。
抚景更添人缱绻,还依旧韵倚楼东。
病中口占三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陈独秀并未撰写名为《病中口占三首》的文学作品,而是创作了一首名为《病中口占》的诗。以下是对《病中口占》这首诗的介绍:
- 作者介绍:
-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陈庆同,字仲甫,号实庵,浙江阳湖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伟大领导者和杰出的领袖人物,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对中国现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诗歌内容:
- “日白云黄欲暮天,更无多剩此残年。”描绘了作者面对疾病时日薄黄昏的情景,表达了岁月匆匆、生命短暂的感慨。
- “病如檐雪销难尽,愁似池冰结愈坚。”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展现了疾病带来的痛苦和内心的煎熬。
- “蕲爱力穷翻入梦,炼诗心害猛通禅。”反映了作者在疾病中的求生欲望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痴迷。
- “邻家藏有中山酿,乞取深卮疗不眠。”描述了作者借助酒精来缓解失眠的状况,体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生存智慧和情感表达。
- 诗歌鉴赏:
- 诗中的“病如檐雪销难尽,愁似池冰结愈坚”,运用自然景物作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于疾病带来的身体折磨以及由此产生的沉重心情的深刻感受。
- “蕲爱力穷翻入梦,炼诗心害猛通禅”,则展现了作者在病痛中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以及这种追求可能给他的心灵带来的困扰。
-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态度。它不仅仅是对疾病的描述,更是对人生苦难的一种哲学思考和艺术表现。
《病中口占三首》不仅是陈独秀个人经历的反映,也是那个时代文人面对疾病挑战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陈独秀的精神世界和他所处的历史背景,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深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