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感时

漏滴铜壶近四更,月华冷淡夜凄清。
当阶萤火低回乱,绕屋虫声断续鸣。
常叹神州多劫难,有怀时局似残枰。
近来每问兴亡事,难任伤心念众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夜感时》是近现代末当代初诗人吴未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吴未淳(1920–2004年),北京海淀人,又名味莼、渭春,斋号草庵、海棠花馆,晚号槐庵。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 诗歌原文与赏析:在诗作中,“漏滴铜壶近四更,月华冷淡夜凄清”描绘了深夜的静谧与凄凉景象,使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寂寞和孤独。同时,“当阶萤火低回乱,绕屋虫声断续鸣”又通过萤火虫的闪烁和虫鸣声的断续,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力。

  3. 创作背景:《夏夜感时》的创作背景是在民国时期,当时的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动荡,许多文人纷纷通过诗词来抒发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心境,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的深深担忧。

  4. 艺术特色:吴未淳在创作这首诗时,运用了典型的古典诗歌技巧,如使用意象、比喻等手法,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有深邃的内涵。同时,他善于用简洁的语言传达复杂的情感,使读者既能体会到景物的美,又能领会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夏夜感时》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历史和文化意义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吴未淳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心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