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杂咏四首

几日无聊掩碧纱,那堪春在病中奢。
无情最是东风起,吹到窗前尽落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杂咏四首》是明代诗人高珩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郊外的春景,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理想追求的愿望。具体介绍如下:

  1. 作者简介
  • 高珩(1612—1697年),字葱佩,号念东,晚年自号紫霞道人。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官员,祖籍山东,后迁至浙江。在官场上,他曾担任过浙江巡抚等重要职务。他的诗作以其精湛的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性著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原文:《春日杂咏四首》
    村东青山远,黛色映青天。
    野径花如雪,春风笑未眠。
    翠梧鸣鸟语,碧水映渔船。
    此情皆自在,何须问人间。

  2. 诗歌赏析

  • 意境之美: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郊野中的各种景象。首句“村东青山远,黛色映青天”便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魅力。
  • 情感之深:诗中的“翠梧鸣鸟语,碧水映渔船”等句子更是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 哲理之深:最后两句“此情皆自在,何须问人间”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境界。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与世无争、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令人感动,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 创作背景
  • 高珩生活在明朝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 《春日杂咏四首》的创作正是基于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个人情感的体验。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 这首诗不仅是高珩个人情感的宣泄,也是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通过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人呼吁人们要关注生活、珍惜时光,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
  • 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在这个时期,文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而《春日杂咏四首》就是其中的佳作之一。
  •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珩作为一个文学家所具备的独特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和思想的交融。
  1. 文学价值
  • 《春日杂咏四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代表了高珩个人的文学成就,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社会心态。
  •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它的艺术魅力在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使得整首诗既有形式上的美感也有内容上的深度。
  • 它不仅是高珩个人创作的体现,也是明代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的象征。在这个阶段,文人墨客们通过诗歌来探讨人生、抒发情感,展现了他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理想的向往。

《春日杂咏四首》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是高珩个人情感的投射,也是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赞歌。通过对这首诗的欣赏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人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态度,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