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黄诏平

过从最忆黄夫子,凫呷沙头数共听。
客里遽闻君竟死,塘西何啻世如冥。
三年除夕虚欢会,诸子音书复断零。
为寄海绡凭写诔,更挥残泪上江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悼念故友——黄节《挽黄诏平》赏析

黄节,一位近代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他的《挽黄诏平》不仅表达了对友人黄诏平的深情怀念,也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文化情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一窥黄节的诗歌风格,并理解他如何用笔触捕捉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个体的情感世界。

诗中“过从最忆黄夫子,凫呷沙头数共听”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充满学术氛围的场景,黄节与黄诏平在此共饮,聆听着水鸟的鸣叫。这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更是对两位文人交往的珍贵回忆,透露出他们之间深刻的友谊。

“客里遽闻君竟死,塘西何啻世如冥。”表达了诗人在得知挚友去世的悲痛。诗人身处异地,却因听闻噩耗而感受到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的痛苦。这种表达手法,既显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也体现了他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第三句“三年除夕虚欢会,诸子音书复断零”,则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中度过的漫长时光。除夕夜本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但诗人无法与友人相见,只能想象他们在世时的情形,寄托着深深的思念和遗憾。

最后两句“为寄海绡凭写诔,更挥残泪上江亭”,则是诗人试图以笔墨纪念逝去的友人。这里的“海绡”象征着珍贵的纸张,而“江亭”可能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地方或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通过书写悼文,诗人希望能传达自己对亡友的哀思,以及那份永恒的怀念和尊重。

《挽黄诏平》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诗作,它不仅仅是对一位朋友的追念,也是对那个时代文人精神的一种致敬。诗人黄节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将个人的悲痛转化为文化的力量,让我们能够跨越时空,感受到那份深沉的友情和文化责任感。

相关推荐